讓信息有效傳遞——360度職場溝通
【課程編號】:NX45220
讓信息有效傳遞——360度職場溝通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溝通技巧培訓
【培訓課時】:2天
【課程關鍵字】:溝通培訓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課程背景:
在當今多元化和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有效的人際溝通成為了職場成功的關鍵因素。無論是與同事、領導、下屬還是客戶之間的互動,溝通都是建立關系、傳遞信息、解決沖突和實現目標的重要手段。然而,溝通并不總是順暢的,它充滿了復雜性和挑戰。《讓信息有效傳遞--360度職場溝通》課程旨在幫助員工深入理解人際溝通的本質,掌握有效的溝通策略,學會沖突管理,并調整溝通模式以創造共識。
課程結合薩提亞冰山模型對溝通做針對性的講解,結合成長六層次做溝通的系統性段位升級的梳理,不僅在理論上講解了溝通的本質,更是通過技法講解增加練習,通過體驗環節的設計增加情境感受,心法+技法+體驗的教學模式,讓重塑我們的溝通模式成為優化的可能。旨在提升對人際溝通的理解,發現慣有的溝通模式,理解新時代的溝通特點,優化調整溝通的姿態,達到增進人際及職場的溝通有效性,提升自我表達的內在力量。
課程收益:
1、深入理解溝通本質:學員將學習人際溝通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理解溝通在實現個人和組織需求中的作用。
2、識別溝通模式:通過覺察練習,學員將識別自己在不同溝通情境下的習慣模式,并學會如何調整這些模式以適應不同的溝通對象和目的。
3、提升溝通技巧:課程將教授學員如何更有效地說、聽、想和問,以快速構建信任,改善說服效果,并促進團隊合作。
4、沖突管理能力:學員將學習如何管理和化解沖突,將情緒轉化為溝通的加分項,并通過共情式溝通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
5、跨文化溝通技巧:在全球化的工作環境中,學員將掌握跨文化溝通的策略,學會在不熟悉的領域中有效溝通。
6、自我溝通與自我安頓:學員將學習如何在面對攻擊時進行自我安頓,處理未完成事件,以及如何在個人層面上進行有效的自我溝通。
課程對象:
全體員工、新員工、核心骨干
課程方式:
講師講授30%,學員互動70%(案例討論+小組練習+情景模擬)
課程大綱
第一講:溝通的本質——理解表達的多樣性
一、人際溝通的本質
討論:人為什么需要溝通
——溝通是實現高級需求的媒介
工具:馬斯洛需求理論與成長六層次
1.溝通的三要素
要素一:情感
要素二:觀點
要素三:需求
討論:辯論賽--證偽--職場中的我對你錯
討論:奇葩說--反思--職場中的言行不一
討論:脫口秀--諷刺--職場中的言不由衷
2.五維溝通的生存之道
1)獲取資源
2)共同行動
3)化解沖突
4)表達需求
5)看見立場
工具箱:溝通段位的晉升路徑
二、溝通的模式
1.不同的溝通姿態
1)指責模式
2)討好模式
3)超理智模式
4)打岔模式
練習:我習慣的溝通模式
2.如何應對溝通姿態
1)應對指責——直接點出對方的期待
2)應對討好——關心對方的感受
3)應對超理智——先肯定對方的觀點,再嘗試出選擇題
4)應對打岔——跳出事件,關注對方被忽視的部分
工具:薩提亞冰山理論
三、溝通的情境
1.溝通的互動要素
1)看到的事實,聽到的事實——避免主觀臆斷
2)開放式提問(從多選項到開放)——避免反問句
3)描述細節,放大全貌(一定要談目標)——避免糾結細節的多少、對錯、快慢
4)找出卡點(確定BUG)——避免弱化核心待解決的問題
5)好奇對方的主管臆斷——避免對對方動機的誤解
——情緒是溝通的加分項
2.共情式溝通的力量
1)體驗到換位理解
2)此時此刻的感受被尊重
3)超過語言表達的力量
四、溝通的關鍵反饋
1.如何說,才能快速構建信任
2.如何聽,才能讓對方也愿意聽你的
3.如何想,才能讓對方離目標越來越近
4.如何問,才能讓彼此站在統一戰線
第二講:多維溝通——職場圈層的關系打造
一、向上溝通——體現互為資源的重要性
1.如何巧用數據幫你改善說服效果
1)萬物皆可用數據來匯報
2)數據的可靠性和來源
3)數據的多樣化
練習:拿現場最有代表性的工作匯報做案例
2.如何說服上司一起協助你的工作
1)領導是資源,服務共同的目標
2)目標存在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3)失敗的預案和損失預測
案例:邀請領導出面協商重要訂單
3.如何讓你的想法更容易得到認可
1)構建有說服力的論點
2)表達想法,說明規劃
3)點明創新,服務長遠目標
4.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疑問(無實現準備)
1)不直接回答問題本身
2)闡明問題的價值,以及回答的形式
3)表達不成熟的想法,邀請指導
練習:跟領導溝通給部門下屬升職
二、向下溝通——體現共同承擔的一致性
1.如何在下屬猶豫不決時提升說服效率
1)識別下屬的顧慮和需求
2)強調決策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3)需要的支持與資源,在不確定性中找到可確定的部分
2.如何巧妙轉化被對方拒絕的局面
1)統一彼此信息的一致性
2)探索背后的原因,構建解決方案
3)接納拒絕,表達尊重和價值肯定
3.如何通過提問讓下屬更關注行動
1)聚焦行動,而不是結果——不問為什么,改問怎么做
2)關注狀態,而不是行為——不問怎么了,改問需要什么
3)增加碎片化的溝通頻次
4.如何獲得對方的認可并主動提供幫助
1)當面激勵,私下指正
2)表達信任,共同承擔
3)提供支持,理解困難
練習+角色扮演:如果說服一個躺平的員工開始行動
5.針對不同類型的下屬
1)控制型——主動授權,建立信任
2)社牛型——積極鼓勵,減少評價
3)邏輯型——尊重事實,邏輯判斷
4)助人型——表達關注,肯定支持
三、橫向溝通——體現求同存異的共創性
1.在感受上做回應
1)用“我”開始對話
2)主動先說出對方的感受(可以是猜測)
2.面對利益沖突和文化差異
1)核對自己的理解,詢問對方的需求
2)表達自己的困難,提出需要的資源
3.處理未完成事件
1)每件工作都需要一個結束的確認,不積累負面情緒
2)允許不同想法的自由表達
第三講:跨文化的溝通——新型跨領域項目工作組的對話
一、跨領域工作的趨勢
1.不同專業領域,因數字化發展趨勢而融合
2.不同年齡階段,因新型領域的發展而融合
3.不同職責視角,因新產品新模式的發展而新生更多不同以往的職責視角
二、識別不同領域的表達風格
1.在不熟悉的領域,做好翻譯官
1)產品部門,以客戶體驗為表達需求
2)運營部門,以流程運轉為表達需求
3)數據部門,以算法邏輯為表達需求
4)設計部門,以線上交互為表達需求
5)測試部門,以發現問題為表達需求
6)管理部門,以結果實現為表達需求
2.標準化詞庫術語的需要
案例:設計一個新項目立項討論會,不同角色演繹研討會上的表達
三、建立信息傳遞的通道
1.在不熟悉的領域,如何做翻譯官
2.信息看板的作用
3.核對目標,確定行動的無誤
第四講:影響溝通的多種姿態
體驗+演練:七種對話模式的演練
1.盲選對話者
2.背對背的溝通
3.高低占位的溝通
4.雞尾酒會的溝通
5.無聚焦的溝通
6.長距離的溝通
7.隔物的溝通
8.手拉手的溝通
工具:群體雕塑的力量
團體冰山:選取情緒最明顯的一次對話做團隊對話模型的探索
解讀:我們的溝通在表達什么
復盤:高質量溝通的開始
安老師
安心老師 職場效能與心理學應用專家
【20年】企業員工職場效能提升賦能經驗
【30+】門職場心理管理原創課程的開發
【300+】場職場效能系列課程的培訓
【100+】個人才培養、情緒壓力管理咨詢項目落地
應用心理及管理學博士
企業EAP認證講師、美國ACP敏捷認證教練
曾任:平安銀行 | 企劃部+員工培訓負責人
曾任:東亞銀行 | 企劃發展條線+員工發展部總經理
曾任:中原銀行 | 直銷銀行副總裁+人力資源部總監
【擅長領域】:情緒壓力管理、時間管理、積極心態打造、360度職場溝通、職場效能提升等
實戰經驗:
安心老師擅長將心理學原理巧妙地融入到職場人才培訓項目中,能很好的將“人性+理性”相結合,精準把握企業針對不同層次的人才需求,制定科學的選拔標準和培訓課程,為企業培養出眾多優秀人才:
01-曾為中原銀行主導【人人為我師——跨領域組織領導力項目】,深入調研企業各業務領域情況后精心設計培訓方案,組織跨專業小組開展案例研討與模擬實踐,運用引導式教學助力打破專業壁壘。最終為企業培養了50+名業務創新人才,打造出跨專業創新業務團隊,構建起敏捷溝通文化,顯著增強了企業的創新能力與市場競爭力。
02-曾為杭州軌道交通集團打造【職場心理團體輔導項目】,面對集團收購、條線合并拆分等關鍵時期,老師先評估團隊成員心理狀況,再開展情緒釋放工作坊、溝通技巧訓練等團體輔導活動,并提供一對一心理咨詢。有效緩解了員工心理壓力,促進團隊成員理解協作,實現團隊平穩過渡與高效融合,提高職場幸福力。
03-曾主導東亞銀行(中國)股份有限公司【職場溝通力重塑項目】的開展,采用體驗式培訓,設置多種溝通場景模擬,讓員工體驗溝通障礙,再講解技巧并引導實踐練習,組織評估反饋;使得企業員工成功突破溝通表達障礙,掌握有效溝通技巧,有效提升職場效能,促進業務同比增長40%。
部分授課案例:
序號企業課題期數
1平安銀行《職場效能的提升——從新人到能人的全面技能修煉》
《職場女性的工作與家庭平衡——工作在左,生活在右》
《高效的時間管理——顛覆你對效率的認知》(體驗式)30+
2普旭集團《高效的時間管理——顛覆你對效率的認知》(體驗式)
《情緒壓力管理——與情緒相處,與壓力共存》
《積極心態的打造——企業文化的積極塑造》(體驗式)25+
3浙商銀行《情緒壓力管理——與情緒相處,與壓力共存》
《職場效能的提升——從新人到能人的全面技能修煉》
《職場女性的工作與家庭平衡——工作在左,生活在右》25+
4軌道交通集團《讓信息有效傳遞——360度職場溝通》
《情緒壓力管理——與情緒相處,與壓力共存》
《職場女性的工作與家庭平衡——工作在左,生活在右》20+
5中原銀行《情緒壓力管理——與情緒相處,與壓力共存》
《高效的時間管理——顛覆你對效率的認知》(體驗式)
《積極心態的打造——企業文化的積極塑造》(體驗式)20+
6匯添富基金《情緒壓力管理——與情緒相處,與壓力共存》
《對話的力量》(體驗式工作坊)
《職場女性的工作與家庭平衡——工作在左,生活在右》18+
7常州銀行《讓信息有效傳遞——360度職場溝通》
《情緒壓力管理——與情緒相處,與壓力共存》
《職場女性的工作與家庭平衡——工作在左,生活在右》18+
主講課程:
《讓信息有效傳遞——360度職場溝通》
《情緒壓力管理——與情緒相處,與壓力共存》
《職場效能的提升——從新人到能人的全面技能修煉》
《職場女性的工作與家庭平衡——工作在左,生活在右》
《高效的時間管理——顛覆你對效率的認知》(體驗式)
《積極心態的打造——企業文化的積極塑造》(體驗式)
授課風格:
互動性強:精心組織多樣化的互動活動,如小組討論、案例剖析、角色扮演等,充分激發學員的參與熱情,讓學員深度融入課程,切實感受知識的實踐場景,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案例實用:所選取的案例豐富且源于真實職場,能有效幫助學員將理論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提升課程知識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使學員迅速將所學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引導啟發:運用引導式教學,巧妙設置啟發性問題,引導學員從自身經驗出發思考和探索,培養學員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直接灌輸知識。
工具助力:善于傳授實用的工具和方法,如情緒管理、時間規劃等方面的工具,為學員提供具體的行動指南,使其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夠有效應對,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
情感共鳴:注重營造溫暖包容的氛圍,通過分享真實故事引發學員情感共鳴,促進學員在情感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識,實現身心的共同成長。
服務過的客戶:
企業:平安銀行(上海、杭州、福州、廈門、溫州、昆明、泉州等地方分行)、東亞銀行、中原銀行、浦發銀行(蘇州、南京、大連、濟南、北京、成都、廣州、深圳、武漢、長沙等地方分行)、溫州銀行、浙商銀行、常州銀行、朱雀基金、匯添富基金、蘇州軌道集團、申通集團、匯利達(上海)、普旭、華中電網等
政府單位+學校:青浦區城市規劃管理局、上海市(黃浦區、靜安區23個街道的區街道服務中心、社工心理團輔成長中心等)、清華大學、上海浦東職業技術學院、復旦MBA管理學院等
部分授課評價:
安心老師的《高效的時間管理——顛覆你對效率的認知》課程真是讓我受益匪淺!通過豐富的案例和實用的工具,我學會了如何合理規劃時間,精準識別目標核心。現在我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每天都能高效完成任務,還能有時間自我提升,太好用啦!
——平安銀行 李主管
在《積極心態的打造——企業文化的積極塑造》課程中,安心老師的引導式教學和團輔活動讓我對自己和團隊有了全新的認識。感恩訓練和信任圈活動讓團隊氛圍更加融洽,企業價值觀也深入人心。感謝老師,讓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更多的積極能量!
——蘇州軌道集團 劉經理
參加安心老師的《情緒壓力管理——與情緒相處,與壓力共存》課程后,我掌握了許多情緒管理和壓力應對的技巧。老師的講解深入淺出,案例生動貼切,讓我從對情緒的困惑中解脫出來,學會了接納和運用情緒,工作和生活都變得更加輕松愉快!
——東亞銀行 陳主任
《讓信息有效傳遞——360度職場溝通》這門課太棒了!安心老師結合實際案例和模擬場景,詳細講解了各種溝通技巧和應對策略。在學習后,我在工作中的溝通變得更加順暢,與同事和領導的關系也更加和諧,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團隊協作能力。
——浦發銀行 蘇主管
安心老師的《職場女性的工作與家庭平衡——工作在左,生活在右》課程為我這個職場女性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課程內容貼合實際,讓我學會了如何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找到平衡,提升了自我情緒管理和溝通能力,讓我更加自信地面對工作和生活的挑戰。
——平安銀行 林女士(高凈值客戶)
《職場效能的提升——從新人到能人的全面技能修煉》課程內容豐富全面,安心老師的授課方式生動有趣。通過學習,我對自己的職場角色有了更清晰的定位,能力邊界得到拓展,在團隊協作和溝通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真的是一門非常實用的課程!
——申通集團 黃員工
安心老師在《高效的時間管理——顛覆你對效率的認知》課程中,不僅傳授了時間管理的理論知識,還通過實際演練和小組討論,幫助我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現在我能更好地掌控時間,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工作效率提升了30%,非常感謝老師!
——朱雀基金 尹主管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