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勞動關系管理培訓公開課
勞動關系管理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最新司法解釋:違紀員工解除管理、案例解讀及實務操作
【課程編號】:MKT002418
最新司法解釋:違紀員工解除管理、案例解讀及實務操作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勞動關系管理培訓
【時間安排】:2025年10月23日 到 2025年10月23日3500元/人
2025年11月13日 到 2025年11月13日3500元/人
2024年11月28日 到 2024年11月28日3500元/人
2024年11月07日 到 2024年11月07日3500元/人
【授課城市】:上海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最新司法解釋:違紀員工解除管理、案例解讀及實務操作相關內訓
【其它城市安排】:北京
【課程關鍵字】:上海違紀員工解除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介紹
最近各地陸續有關于違紀員工解除相關的最新司法判罰案例,與之前的司法規范有較大不同。而違紀解除處理不好,常常都能引起勞動爭議的導火索。稍有不慎,在無形之中肯能就會為企業帶來沒有必要的損失并激化勞資矛盾。違紀行為在公司制度中未列應明如何處理?離職文本有哪些要點?解除補償如何計算?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項?
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著名勞動法專家董保華教授,詳細為您解讀最新“違紀員工解除”司法解釋,通過各地實際案例,為您深入解析違紀員工的解除誤區、技巧、補償成本控制等,提高企業解雇的安全性與靈活性,減少用工風險。
培訓對象
人力資源總經理、副總經理,人力資源總監、經理、員工關系經理等人力資源專業人士;企業法務及其他相關管理人員。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違紀解除的舊制度(老四樣)
一 法律法規
1、 法律規定及典型案例分析:公司能否依據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罰款?
2、 通過上述問題看各地不同的法制環境
二 勞動合同
1、勞動合同的法律地位及作用
2、如果勞動合同的內容與公司其他制度內容相沖突?
三 規章制度
1、規章制度的內容問題
2、規章制度的流程問題
3、未經民主流程的規定制度是否有效?
4、典型案例分析:公司以員工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為由,內容涉及劉某向其配偶及母親所設立的公司采購物料,存在利益沖突的問題,解除與劉某的勞動合同。
四 事實認定
1、如何進行有效的事實認定
2、典型案例分析:員工打架,單位能辭退嗎?
第二部分 違紀解除的新規范(新四樣)
五 誠實信用
1、 誠實信用原則的法律規定
2、 以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司法實踐的認定標準及認可程度
3、 各地案例分析:1)員工簽合同時“做手腳”獲二倍工資?2)京滬兩地請病假旅游被解雇案例分析。3)公司以勞動者違反誠信原則偽造考勤記錄進行解除的認定案例分析?
六 職業道德
1、 以違反職業道德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司法實踐的認定標準及認可程度
2、 各地案例分析: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職業道德,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行使解除權?
七 忠誠義務
1、 以違反忠誠義務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司法實踐的認定標準及認可程度
2、 各地案例分析:朋友圈抱怨公司欠薪被解雇,員工是否有違忠誠義務?
八 公序良俗
1、 以違反公序良俗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司法實踐的認定標準及認可程度
2、 各地案例分析:1)職場侮辱女同事案例分析。2)對女同事施以不當行為是否可以解雇?3)滬鐵九號線“咸豬手”事件分析。
第三部分 新舊規范的協調
九 解除理由
1、老四樣與新四樣的銜接及組合運用
2、各地對新四樣的接受程度
3、新四樣適用的注意事項
4、典型案例分析:1)微信發“牢騷”被解除?2)違反利益沖突被解除?3)屢次遲到、早退、曠工,業績不達標,公司用違紀解除的理由是否有法律風險?
十 解除程序
1、勞動合同解除的快程序,哪些情形解除可以選擇快程序?
2、勞動合同解除的慢程序,哪些情形解除只能選擇慢程序?
3、案例分析:1)績效不合格、不能勝任(調崗),解除程序如何改進?2)最高院對“末位淘汰”的態度?
十一 解除補償
1、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經濟補償金的計算
3、違法解除賠償金一定比經濟補償金高嗎?
4、如何以經濟補償金為手段協商解除勞動關系?
5、典型案例分析:百萬賠償案分析?
十二 解除文本
1、案例分析:文本在解除勞動合同中的重要性
2、老四樣解除的文本制作
3、新四樣解除的文本制作
4、典型案例分析:1)解除通知中應如何寫明解除理由?2)如果沒有解除通知,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十三 注意事項
1、通知員工:通知送達方式
2、通知工會:未通知工會直接解除是否成立?
3、離職交接
4、典型案例分析:1)解除通知工會案件分析?2)對于沒有工會的公司,在解除員工時是否需要通知當地工會?
董老師
董保華先生現任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社會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勞動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勞動學會勞動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法學會勞動法研究會主任委員、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上海市保華律師事務所律師、華東政法大學勞動法律服務中心主任等職務。
董保華先生作為律師已經執業25年,并被錢伯斯專業評審機構評選為2012年及2014年亞洲勞動法領先律師。善于處理勞動法領域各類疑難案件。同時,擔任強生、家樂福、路易威登、利樂包裝、巴斯夫、通用汽車、百事食品、中國電信、中冶寶鋼等幾十家跨國公司和社會機構的法律顧問。并協助公司處理眾多大型人員安置項目且獲得好評。